當前吉林省疫情形勢依然嚴峻,學校始終堅持從嚴從緊、扎實有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,確保師生健康、校園安全和穩定。學校學工系統全體人員勇于擔當,主動作為,勠力同心,積極為全體師生筑牢抗疫“四道防線”。
一、建立責任防線
在疫情防控期間,學校進一步優化組織結構,實行網絡化管理,成立學工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專班。全面開啟“以留校人員為主,以居家辦公人員為輔”的工作模式,線上線下共育,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全覆蓋,打造為學生服務的強勁引擎,全面做好學生管理和服務工作。
二、嚴守安全防線
以五個“到位”貫穿安全防線始終。第一,工作會議召開到位。學工系統多次組織召開線上線下工作會議,及時傳達上級有關會議精神,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、再落實、再檢查,構建“學校-學院-班級-學生”四級網絡信息摸排工作機制。第二,信息排查精準到位。嚴格落實“日報告”“零報告”制度,通過每日“秒應”打卡,時刻掌握學生的健康碼及行動軌跡。精準排查學生信息,配合做好集中隔離、居家隔離及健康監測等工作,確保不漏一人。第三,核酸檢測組織到位。自學生返校后,學校先后組織開展十輪全員核酸檢測,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。由學生工作處牽頭,各部門通力協作,各學院黨總支書記親自指導,輔導員老師、公寓管理員全程引導,學生干部、志愿者積極配合,使幾萬份的檢測工作高效、有序、有溫度。第四,抗原檢測發放到位。為進一步優化新冠病毒檢測,提高“早發現”能力,學校組織學生進行了十四輪抗原檢測。物資領取入校后,按照各公寓人數進行分配,公寓管理員及志愿者前往學生寢室逐一發放,學生們按要求將自測結果拍照上報。第五,寢室閉環管理到位。為全力保障學生健康安全,對學生寢室進行嚴格管理,調整學生在食堂就餐方案,以寢室規模大小為單位,按照“一寢一天一人(兩人)一卡(兩卡)”原則,指派專人持“志愿者服務證”為室友取餐、打水及購買生活用品。
三、堅守育人防線
突出思想引導,在疫情防控期間,學生們有一定的思想波動,輔導員通過班級微信群、朋友圈、微博、抖音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,開展“快樂傳遞”微電影大賽、云端演唱會等活動,同心抗疫,同屏共振,積極傳播正能量,幫助學生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。突出家校共育合力,先后下發了“停課不停學”“學校封閉管理”等相關通知,學校學工隊伍通過微信、短信、電話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,充分發揮家校合力作用,確保育人效果。
四、共筑暖心防線
第一,心理咨詢有平臺。面對疫情的發展和變化,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開通線上24小時心理援助服務平臺。依托QQ、微信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網絡心理咨詢與輔導,開通心理熱線電話,24小時由專人守候接聽,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擾。截至目前,提供了24次個人咨詢,網絡咨詢18人次,熱線咨詢6人次,為學生穿上心理“防護衣”。第二,物資配送有保障。因學校實行封閉管理,學校為在校生提供“四免”服務,免費供電、免費提供熱水、免費供網、免費發放口罩。學校注重對學生的溫情關懷,為過生日學生贈送蛋糕、做生日面、線上點歌送祝福等。為隔離區學生提供免費一日三餐,免費水果等,充分展現了學校疫情防控特殊期間長旅有溫度的人文關懷。第三,服務學生有行動。因學生急需藥品采購,學校派輔導員到指定藥店為學生購買;對患病學生全程陪同到醫院進行診治;針對特殊學生,輔導員與其同吃同住,24小時全程陪同,學校積極聯系家長,并派專車護送學生到哈爾濱機場,家長將其接回家中。學工人用他們的責任與擔當守護在校6493名學生的生命健康與安全,化“疫情”為溫情,關心關注每名學子的身心健康,確保教育不斷線、管理不放松、服務不止步、指導不脫節。
未來,學校將持續聚焦學生身心成長需求,挖掘各方資源,創新服務形式,助力學生全面發展。學校以創辦讓學生滿意、家長滿意、社會滿意的有使命、有情懷、有溫度的民辦高等教育為已任,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,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,努力書寫民辦教育的奮進之筆。
相信,在不久的將來,綠意盎然的春天必將重返校園!